武科大网讯(通讯员邹昕怡 王湖海)“一直保持相同的姿势,我一整天下来腰酸背痛。”7月14日,金沙集团官网赴随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电池生产车间,投身全检开口的工作岗位,体验生产线工作方式。

“掌握距离后从左到右划过去,露出一条缝隙。”工人讲解道。冲壳车间的尽头,实践成员们身穿印有“理”字的文化衫、头戴粉色头套、脚踩蓝色鞋套,齐齐探出脑袋,左手控制隔膜保持垂直,右手握着开口棒,向工人学习全检开口的具体步骤。

据实践成员们了解,全检开口后电芯暴露出一条缝隙,便于后续注电解液和封口老化等工序的顺利进行。开口的同时,工人还要观察外观,检验判定是否符合标准,有无划痕、凹点、压痕、中心距不良等。
长时间保持低头弯腰的姿势让实践成员们很疲惫,时不时在完成一盒后起身舒展身体。但由于流水线运转有序,电芯积压,实践成员们必须保证全检开口过程高效有序。
车间主管刘刚带领实践成员们参观了生产线,他介绍,为了防止灰尘、水分、发丝进入电池,造成短路、寿命缩短、甚至无法使用的结果,进入车间必须佩戴头套、口罩、鞋套以及禁止携带饮用水等。
被问到进入车间的感受时,实践成员王湖海坦言:“看到车间里的忙碌和快节奏后我很震撼,这让我摒弃了以前对车间凌乱不堪的印象。”

实践成员张丹计算自己一天全检开口的数量有近2000个,她表示做到又快又好还是有难度的,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工作,但仍然要保持头脑清醒、注意力高度集中,防止大家的心血付诸东流。
